雷竞技RAYBET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5年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
数据显示,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80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34931亿元,增长4.3%。1-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238亿元,增长4.8%。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257014亿元,增长5.3%。
就化妆品类而言,1-7月,化妆品消费零售总额为2562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7月零售额为265亿元,同比增长4.5%。
但较2025年5月435亿元、6月407亿元的化妆品类零售额而言,受到618大促影响,化妆品类商品消费行为在7月份依旧大幅度减少。
从近五年(2021年7月-2025年7月,下文统计区间相同)单月零售额数据上看,该品类零售额在该月度基本在240亿元-260亿元波动,而继2024年7月化妆品零售成绩创下近五年单月零售额最低之后,2025年7月化妆品类零售额创下了近五年单月零售额新高。
化妆品报统计发现,每年4月、7月都是化妆品行业季节性波动下的的销售淡季,而如“三八妇女节”和“618”年中大促等活动的出现与变化对此波动又存在一定影响。
一方面,这两个节点会提前释放消费者的购买需求,而化妆品作为快速消费品,消费者在促销期间往往会集中购买囤积所需产品,从而减少了后续月份的购买量。因此,大众消费在平台多个“购物节”的紧密排期与日常促销小活动下,不可避免地呈现周期性疲软。
另一方面,随着消费理念日趋理性,消费者更倾向于根据实际需求和产品性价比做出购买决策,这种消费习惯的转变,也使得化妆品市场在传统淡季更容易出现销售波动。
不过,自本次“618”年中大促淘宝将原先的“跨店满减”机制调整官方立减15%,并发放了大量消费券以后,该平台在日常购物中也做出了机制调整,如在商品购买页后会直接出现不定金额的红包抵扣,在付款时可直接使用。
相比于以往“凑单”等复杂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令消费者在日常购物中能更高效地完成购物行为。而这些机制的调整,也反映了各大电商平台希望改善用户体验并进一步刺激消费的意图。
从统计局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中国化妆品市场呈现加速复苏态势。2025年1-6月,我国化妆品零售总额达到2291亿元,同比增长2.9%,整体市场保持稳健增长。这一向好趋势在7月数据中得到进一步印证,当月化妆品类零售额延续了上半年的增长势头。
此外,按零售业态来看,1-7月份,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便利店、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品牌专卖店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7.0%、5.2%、1.1%、5.8%、1.9%。
1-7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86835亿元,同比增长9.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0790亿元,增长6.3%,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9%;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4.7%、1.7%、5.8%。
统计局方面表示,总的来看,7月份宏观政策发力显效,国民经济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和国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展现出较强韧性和活力。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运行依然面临不少风险挑战。